細胞計數是生物醫學研究和臨床診斷中的重要環節,而細胞計數儀的出現極大地簡化了這一過程。然而,對于新手來說,如何正確操作細胞計數儀、制備合適的樣本以及解決常見問題,仍然是一個挑戰。本文將詳細介紹它的實操技巧,包括樣本制備、校準步驟以及常見故障排除,幫助新手快速上手并掌握這門技術。
一、樣本制備
(一)細胞收集
樣本制備是細胞計數的第一步,而細胞收集則是關鍵環節。對于貼壁細胞,通常需要使用胰蛋白酶進行消化,使其從培養皿表面脫落。在消化過程中,要密切觀察細胞的形態變化,避免過度消化導致細胞損傷。當細胞開始脫落時,輕輕敲擊培養皿,使細胞脫落,然后加入適量的培養基終止消化。對于懸浮細胞,可以直接收集培養液中的細胞,但要注意避免雜質的混入。
(二)細胞懸浮
收集到的細胞需要制備成均勻的細胞懸浮液,以便進行準確計數。將收集到的細胞轉移到離心管中,以適當的速度離心(通常為 1000 - 1500rpm,3 - 5 分鐘),去除上清液后,用適量的生理鹽水或培養基輕輕重懸細胞。在重懸過程中,要避免產生氣泡,以免影響細胞計數的準確性。如果細胞濃度過高,可以適當稀釋;如果濃度過低,則需要重新收集細胞。
(三)細胞染色
為了更準確地計數活細胞和死細胞,通常需要對細胞進行染色。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臺盼藍染色法和熒光染色法。臺盼藍染色法是基于細胞膜的完整性,活細胞排斥臺盼藍,而死細胞會吸收染料呈現藍色。在染色時,將細胞懸浮液與臺盼藍染液按一定比例混合(通常為 1:1),輕輕混勻后即可進行計數。熒光染色法則需要使用熒光顯微鏡進行觀察,通過熒光染料標記細胞的特定成分,區分活細胞和死細胞。

二、校準步驟
(一)開機預熱
在使用細胞計數儀之前,需要先進行開機預熱。預熱時間一般為 15 - 30 分鐘,具體時間可以根據儀器的說明書進行調整。預熱的目的是讓儀器的光學系統和電子元件達到穩定狀態,從而提高計數的準確性。
(二)校準液準備
校準液是用于校準細胞儀的標準溶液,通常由儀器制造商提供。校準液中含有已知濃度的標準微粒,這些微粒的大小和形狀與細胞相似,可以模擬細胞的光學特性。在進行校準之前,要確保校準液保存良好,無沉淀、渾濁或變質現象。
(三)校準操作
將校準液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加入計數池中,然后啟動儀器的校準程序。儀器會自動檢測校準液中的微粒濃度,并與預設的標準值進行比較。如果檢測值與標準值一致,說明儀器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;如果檢測值與標準值存在偏差,儀器會提示需要進行校準調整。根據儀器的提示,進行相應的校準操作,直到檢測值與標準值一致為止。
三、常見故障排除
(一)計數不準確
計數不準確是細胞計數儀常見的問題之一,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。首先,要檢查樣本制備是否符合要求,細胞懸浮液是否均勻、是否存在氣泡或雜質。如果樣本制備不當,需要重新制備樣本。其次,要檢查儀器的校準狀態,確保儀器已經正確校準。如果儀器未校準或校準液過期,需要重新進行校準。此外,要檢查計數池是否清潔,是否有殘留的細胞或雜質。如果計數池不清潔,會影響計數的準確性,需要使用專用的清潔液進行清洗。
(二)儀器無法啟動
如果細胞儀無法啟動,首先要檢查電源連接是否正常,確保儀器已經正確連接到電源插座上。如果電源連接正常,但儀器仍然無法啟動,可能是儀器內部的保險絲熔斷或電源模塊故障。在這種情況下,需要聯系儀器制造商的技術支持人員進行維修。
(三)數據傳輸問題
在使用細胞計數儀時,數據傳輸是常見的問題之一。如果儀器無法將數據傳輸到電腦或其他設備上,首先要檢查數據傳輸線是否連接正確,確保傳輸線沒有損壞或松動。如果傳輸線連接正常,但數據仍然無法傳輸,可能是儀器的軟件設置問題。檢查儀器的軟件設置,確保數據傳輸格式和參數與接收設備一致。如果問題仍然存在,可以嘗試重新安裝儀器的驅動程序或更新軟件版本。
四、總結
細胞計數儀是一種高效、準確的細胞計數工具,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研究和臨床診斷。通過正確的樣本制備、校準步驟和常見故障排除,新手也可以快速上手并掌握這門技術。在樣本制備過程中,要注意細胞收集、懸浮和染色的細節,確保樣本的質量;在校準過程中,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,確保儀器的準確性;在使用過程中,要及時發現并解決常見故障,保障儀器的正常運行。希望本文的實操干貨能夠幫助新手更好地使用細胞儀,提高工作效率和實驗結果的可靠性。